网站首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管理

封建迷信回潮泛起原因及对策

 

      改革开放30多年来,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与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我国社会生产力迅速发展,综合国力得到进一步的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有了较大的改善。但自80年代以来,农村封建迷信却迅速回潮泛起,并且愈演愈烈,成为一种社会热潮。它严重破坏农村社会稳定和谐,影响农村经济发展,阻碍农民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人的全面发展。因此,深入探讨其存在的成因,并提出有效性对策,是极富价值和意义的。

一.改革开放条件下农村封建迷信回潮泛起的原因

   封建迷信在我国广大农村有着久远的历史和深厚的社会基础。新中国成立后,由于政府的明令禁止和大力取缔,封建迷信曾一蹶不振,但80年代以来,农村封建迷信迅速回潮泛起,并且愈演愈烈,并成为一种社会热潮,这决不是偶然的,它的背后必有其客观的必然性。归纳起来,大致有以下几方面的原因:

(一)封建社会的迷信思想根深蒂固,短期内难以清除

    我国经历了二千多年的封建社会,封建迷信思想在农村根深蒂固,而且我国反封建革命具有不彻底性,我国政府在农村没有彻底地根除封建迷信,这是封建迷信可以重新抬头的根本原因。破除封建迷信,早在二十世纪初, 以五四运动为标志, 一些受到西方科学教育和影响的先进知识分子, 最早举起反帝、反封建和反封建迷信的旗帜。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 中国共产党领导广大人民向封建迷信展开了英勇的斗争。从二十世纪五十年代起, 农村社会主义教育运动使封建迷信活动受到了前所未有的荡涤, 并在60年代末至70年代达到了最高的程度, 一切与封建迷信现象有联系的活动被禁止, 并将一些旧的社会习俗也作为清除之列。但封建社会迷信思想对于脱胎于它的新社会不可能不产生影响。当代美国社会学家奥格本提出“文化堕距”理论对此能作出很好的说明。文化堕距又称“文化滞后”或“文化落后”,指在社会变迁中文化集丛中的一部分落后于其他部分而呈现呆滞的现象。该理论认为,一般说来文化变迁总是物质文化的变迁先于非物质文化的变迁。就非物质文化的变迁来说又总是制度首先变迁,其次是风俗、民德的变迁,然后才是价值观念的变迁。封建文化也是如此。封建社会的物质文化部分诸如留长辫、穿长袍、裹小脚等,在现代文明的冲击下,早已走进历史的博物馆。而其精神文化部分如宗法、等级、迷信观念等已经在人们头脑中形成固定的模式,短时间不可能发生本质的改变。正如马克思所说:“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但是他们并不是随心所欲地创造,并不是在他们自己选定的条件下创造,而是在直接碰到的、既定的、从过去继承下来的条件下创造。一切已死的先辈们的传统,像梦幻一样纠缠着活人的头脑。”[1]历经几千年的封建迷信盲从意识深深地渗透到了人们行为和心理中,积淀成一种稳定的深层负文化,尽管上百年的反封建斗争取得了决定性胜利,但是这些封建残余一旦有机会还会沉渣泛起,死灰复燃。

(二)市场经济的转轨与其负面效应

   当前,我国社会正处在市场经济与计划经济新旧体制转型时期,我国的政治经济结构、人们的生活方式、就业方式、利益分配原则都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对普通农民来说,过去往往把个人的命运与计划经济的车轮紧紧栓在一起,与“党共同呼吸共命运”,“一切交给党安排”,“干多干少一个样”……,而现在跳进了市场经济的大海。市场经济不同于计划经济的特点之一是其盲目性,市场犹如一只“无形的手”在操纵,它使人们面临着种种不确定性和风险,它可以使人一夜暴富,也可使人瞬间一贫如洗。可以说,计划经济时代人们在经济地位和社会地位上的低层次的形式上的平等,已经让位于市场经济时代经济地位和社会地位上的有差距的平等。尽管这种差距是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上不可避免的, 但农民们还没有形成一个科学的、全面的认识,必然对眼前暂时的困难和问题会产生不平衡的心理,并陷入困惑和迷茫之中。而市场经济的竞争机制和价格机制使人与人之间的情感淡泊,它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变成纯粹的利益关系,不正当竞争行为影响到社会的思想文化,使人与人之间丧失信任感、真诚感。而农民由于其自身素质的相对低下,市场经济的大潮使他们心理失衡, 产生了相对贫困感。农村剩余劳动力因找不到出路而盲目流动,他们当中一部分人因缺乏正确的理想、信念和道德追求,往往感到自己的前途和命运难以把握,在市场力量面前人们感到它是那么捉摸不定,难以预料,便陷入困惑和迷茫之中,因而不少人便到封建迷信或宗教中寻求精神上的寄托和安慰。与此同时,市场经济的发展,打破了农民长期形成的封闭狭小的生产领域和与土地终身为伴的生活方式,农民们通过“打工”、做生意等形式接触到了城市现在文明,开阔了视野,从而对生活有了更高的要求。但目前我国广大农村的文化建设却大大落后于经济的发展,致使乡村文化现状与农民新的追求不适应,造成他们精神上空虚和困惑,这也为封建迷信活动的滋生蔓延提供了条件。而改革开放以来,思想政治工作的放松、行政法规的不健全、腐败之风的日盛等等,都为沉渣泛起提供了现实的土壤。

(三)小农经济分散化给封建迷信活动提供了赖以生存的基础

    马克思说过,小农经济“使人的头脑局限在极小的范围内, 成为迷信的驯服工具, 成为传统规则的奴隶。”[2]目前我国农村自然经济仍占很大比重,这不仅是封建迷信赖以产生和发展的经济基础,而且也是封建迷信在今天仍然存在的现实基础。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后,集体的力量大大削弱,农民以家庭为单位,时刻承担着来自自然界的巨大压力与风险。与集体经济时代相比, 小农经济是一种分散落后的经济,而农民经营主体的分散化, 使农户更有力量从事在集体经济时期所不可能产生的一些行为。在当前农民的思想状态处于一个大整合的时期,小农意识与市场意识、自由主义与民主法制意识、迷信与科学等等农村思想领域群流激荡。进人上个世纪九十年代特别是九十年代后期,农村经济进人了一个艰难发展的阶段, 一方面农民收人增长的幅度趋于缓慢, 而农村各级组织却千方百计地要从农民手中提取利益,另一方面, 在我们的农村基层组织里,一些干部作风简单甚至粗暴, 与群众离心离德, 失去了群众威信, 自然不能把握群众的思想动态。而农民作为弱势群体, 很难把握自己的命运, 在遇到挫折和困难凭借自己的力量得不到有效解决时, 往往会通过迷信的方式求得心理的慰藉和精神的解脱。而乡村人口居住分散,物质文化生活结构简单,人际交往的封闭状态突出。这种生活方式造成了农民较强的保守性和散漫性,使封建迷信难以迅速消除。

(四)科学文化素质低与精神文明建设滞后及舆论宣传的误导

    科学文化素质低,是阻碍农民接受新事物、割断旧习俗的羁绊。科学文化素质低极易使人的思想僵化,很难突破传统小农意识的束缚,树立现代生活观念。长期以来,尽管我们党一再提倡移风易俗,反对封建迷信,各级基层组织也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对批判封建迷信的宣传工作方法简单,重堵轻疏,缺乏深入细致的思想疏导和现身说法。不少地方对移风易俗活动开展得不够深入、广泛、持久,而对封建迷信活动听之任之,放任自流,缺乏有效的管理措施。同时,农村精神文明建设问题由于受政治体制和经济体制的影响,一直是一个薄弱环节。在广大的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更多的是流于形式。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一手软”主要体现在对农民教育的松懈和管理的松弛上。出版界出现的混乱状况对迷信活动的沉渣泛起也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美国汉学家萧凤霞( Helen Siu) 认为,近年来汉人社区传统社会仪式的复兴是由官方提倡引起的。此结论虽有失偏颇,但也说明了一些问题:我们的宣传、舆论、出版工作在某些时候确实起了误导作用。在经济利益的驱动下,一些出版社忘记了自己的神圣职责,玷污了自己文明使者的称号,在他们那里一些严肃的科学著作难以出版,而某些内容迷信的书籍却能轻而易举地问世。这类书籍既已公开出版,自然会通过各种发行渠道在社会上广泛散布。尤其需要指出的是,在过去很长一个时期内,我国出版界一直是比较严肃的,在群众中享有很高的声誉,人们习惯于认为,但凡国家正式出版社出版、正式发行渠道发行的书籍,内容必定是科学的、健康的。而一些农村党员干部由于党性观念淡薄,思想上存在“误区”,没能发挥出应有的先锋模范作用,反而自觉不自觉地参与到封建迷信活动中去,加剧了农村迷信的泛滥。

二.破除改革开放条件下农村封建迷信的有效性对策

    中国社会正处在一个历史性的巨大转折关头。两千多年来封建专制遗留在中国民众身上的愚昧和迷信,是中国走向现代化的一大障碍。它栽害人们心灵,破坏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加重群众负担,影响破坏生产,扰乱社会治安,毒化社会风气。所以我们认真系统地分析研究防止改革开放条件下农村封建迷信现象污染的对策,这对于维护农村社会稳定和谐,农村经济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一)提高对农村封建迷信危害性的认识,坚持不懈进行科学精神和无神论灌输与教育

    破除农村封建迷信,首要的是提高广大农民对封建迷信危害性的认识,坚持不懈对农民进行无神论宣传和教育。过去我们党曾一直十分重视对农民进行无神论的宣传和教育工作。比如,20世纪60年代,我国曾在农村进行过大规模的“破四旧”运动,并取得了显著成效。但是,这一时期的扫除封建迷信活动却存在着形式上过于粗糙简单的弊病,基本上是采取急风暴雨式的阶级斗争方式。对广大农民来说,抛弃封建迷信还不是内在的信念,而是一种外在的强制,却并未能从思想上根本解决问题,所以,一遇机会,封建迷信就能死灰复燃。因此,在宣传无神论、破除迷信的过程中要正确处理破与立的关系。破是立的前提,不破不立;立是破的目的,立要经常化。因为世界观的形成和转变不是一蹴而就的,也不是一劳永逸的。一些受党教育多年、经受革命战争洗礼的农村老党员,面对改革开放的大潮,在封建迷信和伪科学面前丧失警惕甚至盲从,更何况科学文化素质较低的广大农民。因此,我们要把对农民进行科学无神论的灌输、宣传教育作为一项重要任务长期不懈地坚持下去。但是灌输与教育是要讲究方法的。为此,科学精神和无神论灌输与教育方式要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价值趋向。要在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的原则下,坚持对农民思想政治教育的原则性、战斗性,使思想政治教育具有政治上的导向性, 思想上的疏导性, 精神上的激励性等功能。广泛深入、生动活泼地宣传辩证唯物论和无神论的基本观念,旗帜鲜明地反对唯心论、有神论和那些伪科学、反科学的歪理邪说以及黄、赌、毒等社会丑恶现象。

(二)大力发展农村生产力,切实维护社会公平与正义

   现阶段我国农村封建迷信之所以存在并泛滥开来,最根本的原因就在于广大农村生产力水平低下,广大农民驾驭自然、征服自然,特别是抵制各种自然灾害和各种风险的能力比较低,在无能为力的情况下,自然地祈求神灵来保佑,投入封建迷信的怀抱。因此,要移风易俗,破除封建迷信,就必须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农村生产力,切实提高广大农民驾驭自然的能力,这样才能从根本上破除农村的封建迷信。但是还必须看到,真正的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农村生产力,必须以保证最大限度地满足广大劳动者的物质和文化需要为目的,克服“见物不见人”。虽然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社会生产力的进步,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从整体上看在不断地提高,不断地丰富,然而城乡发展和生活水平的差异越来越大,社会的不公平和贫困现象还很严重。当前我国农村社会,农民生活存在一些较为突出的困难和问题:贫富差距扩大,导致农民的相对剥夺感。现阶段我国各阶层、各集团根本利益一致,但又彼此存在利益矛盾与差别,因此各阶层、各利益集团都竭力通过各种渠道和方式向决策者表达自己的利益取向和价值目标,以实现各自利益的最大化。在这种力量的对比博弈中,处于边缘化地位的农民处于劣势。农民无法表达与实现自身利益,为减少内心烦恼与不安,一些人便走向封建迷信。分配不公和差距过大,加大群众对党的离心力,使群众产生不平衡感,严重影响群众对党的信任度,农民无法表达与实现自身利益,为减少内心烦恼与不安,一些人便走向封建迷信。这就要求我们以人为本,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把人民的利益、愿望和需求作为执政施政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体察民情、倾听民声、反映民意,积极寻求经济转轨中解决社会公平问题的有效途径,正确处理按劳分配为主体和实行多种分配方式的关系,从“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向效率与公平并重转变,注重社会公平,合理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切实采取有利措施,解决地区之间和部分社会成员收入差距过大的问题,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

(三)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实现城乡统筹协调发展

    农村集体经济的发展壮大是农村各项建设事业的经济基础,是发展农村公益事业、社会保障事业的基石,也是同封建迷信活动斗争的根本保证。当前农民收人增长缓慢、农民收人总体水平较低,如果仅仅依靠农民来兴办各种农村事业,势必会增加农民负担,引起群众的反感,割裂党和政府与群众的血肉联系。目前农村集体经济形势相当严峻,许多村甚至已经是“空壳”村,负债累累。因此要在坚持党在农村的基本经济政策的基础上,采取有效的手段使农村集体经济得到尽快地恢复和发展。同时,要努力实现城乡统筹协调发展。胡锦涛在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上指出,“纵观一些工业化国家发展的历史进程,在工业化初始阶段,农业支持工业,为工业提供积累带有普遍性的趋向,但在工业化达到相当程度以后,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实行工业与农业、城市与农村的协调发展,也是带有普遍性的趋向。”我国工业化已进入中期阶段,具备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基础条件。当前最根本的是要破除“城乡分立,一国两策”的体制性障碍,改变农村是城市的附庸,农民低城里人一等的观念。在政府加大对农村人力、财力、物力投入的同时,支持鼓励城市力量、社会力量发展农村教育、科技、文化、卫生、体育、交通、通讯、水利等事业,为解决农民实际生活困难与问题创造必要的基础与条件。组织起来,依靠集体的力量,解决农民这些实际困难与问题,农民正确理想信念就会树立,封建迷信就不会有可乘之机。

(四)普及科学知识,加强文化建设,严厉惩处参与封建迷信活动的党员干部

    加强农村基础教育,普及科学知识,是破除农村封建迷信的基础。通常认为,受教育程度低的人比受教育程度高的人迷信。调查数据表明,小学文化程度的人比中学和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人具有更多的迷信观念与迷信行为,且差异非常显著。[3]因此,要大力传播科学思想、科学知识、科学方法,在农村形成学科学、爱科学、讲科学、用科学的良好社会风气, 用科学压制、驱除封建迷信的暗流。依靠科学进步,在努力发展物质文明的同时,切实抓好精神文明建设。不断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 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以动摇和拆除封建迷信赖以存在的社会基础。禁止生产、销售封建迷信活动中需要的各种器物,禁止提供封建迷信活动所需的各种场所,禁止出版、销售宣传封建迷信活动的报纸杂志书籍,彻底铲除封建迷信活动的各种物质载体。整顿农村文化市场,加强对新闻出版业的管理和打击力度。在对待科学与迷信这类重大问题上,新闻宣传要勇于捍卫科学,态度要十分鲜明,决不能模棱两可,要对封建迷信的典型案例进行公开曝光,严惩不贷,使农民分清是非,在全社会营造崇尚淳风美习、崇尚科学的氛围。要对出版宣扬愚昧迷信和伪科学内容出版物的出版社和杂志社给予最严厉的经济处罚,使其不敢铤而走险;对某些出版单位见利忘义、胡编滥印的违规行为,要及时向社会公布,提醒广大群众警惕和明辨,对这些出版单位的领导视同参与支持封建迷信活动,作出严肃处理。同时加强对党员干部的教育和管理,严禁党员干部参与封建迷信活动,加大对党员干部参与封建迷信的查处力度,一旦发现党政干部参与迷信活动,除组织批评教育外,应视情节给予相应的党纪政纪处分。对情节特别恶劣,后果特别严重的,应撤消职务直至进行法律惩处。

(责任编辑:涂武兰)

 

通讯地址:重庆市涪陵区太极大道80号观山水4幢3单元4-1 电话:023-72269189 邮政编码:408000 QQ:413363101 微信:kuangjun13320374489 手机:13320374489 邮箱:kuangjun981189@qq.com Kuangjun981189@163.com 网址:WWW.wzya.com(易经辞典) 渝ICP备05001701号

渝公网安备 50010202000435号

Powered by CmsEas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