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用人者为之下 ---企业管理的最高境界
康总才
关键词:管理 用人 处下 企业管理
主题 :《道德经》无为而治的管理思想与居下的领导之道一直以来被认为是消极的观点。其实,自古以来,只有领导者的虚心请教和容忍下属的批评才能留住人才,管理好企业。心理学上也认为:一个人只有被肯定,或被付予责任的时候,才能发挥潜力,使工作的质与量都得到提高。所以,处下之道才是管理的最好方法,最高境界。
正文:
刘邦原只是边防检查站的小站长,文不能治国,武不能安邦,却为何能最终成为一代帝王?答案很简单:善于用人。帷幄运筹、决胜于千里之外有张良;安抚百姓、保证军粮有萧何;统领大军,攻城掠寨有韩信。此三位乃人中豪杰,刘邦善于任用他们,让他们充分发挥各自的才能,故能夺取天下。其实,成功不一定要具备非凡才能,只要你懂得管理之道,有一帮能力强又肯尽忠的人做事就行,这就是人们常常说的成功就是“找对人做对事”,就这么简单。那么,在现代企业管理中,怎样才会使有才能的下属心甘情愿尽忠于你呢?我想说的是--“善用人者为之下”。
老子有言:“善用人者为之下”。大意是善于用人的人要懂得“居下”,看似简单,却需要一种虚怀若谷的境界,常人是难以做到的。所谓“用人不疑,疑人不用”,既然选择了他们,就要用信认、赞同、赏识的眼光去看待他们,充分相信其才能,特别尊重他们,视他们为自己的老师,待之如上宾,就像刘备一样,“三顾茅芦”拜请孔明,以致让诸葛亮为了感谢知遇之恩而“鞠躬尽粹,死而后已”。刘备最终能与孙权、曹操三分天下,其中孔明的功劳最大。美国总统里根也经常引用老子“治大国若烹小鲜”这句话,认为“佚政多忠臣,劳政多怨民”,治理国家必须“以人为本”、实现“无为而治”。当然“无为”并非无所作为,而是充分授权。高明的领导者采取“无为之为”总能悠闲自在,而忙得不可开交的人总是平庸之辈,成不了大气候。只有尊重他人,充分授权,赋予下属极大的信任,才能使下属心甘情愿地拼命去做事,也只有不受任何羁绊,才能尽情施展其才华,并对你的赏识感激不尽。
从心理学角度来分析,人的潜能只有在得到肯定的时候,才可能更充分地激发出来,人只有在这种被人赞赏的时候才更乐于学习,更有兴趣钻研。 美国密执安州大学的心理学家们在1949年起便开始一项研究,想找到能够使人努力工作,并使工作的质与量都能得到提高的真正因素。后来他们研究发现,那些以人为本、尊重并信任下属的领导远比那些颐指气使、作威作福的领导工作效率高,还发现只有发掘出人们的内在潜能、生产才能获得更高的效益,人的作用有时远比技术的力量更大。通常是这样,当一个人被人看重,并被允许有某种程度的工作自由,并能由他个人做出必要的决定时,他便能把工作做得更好。
我们这有一个没读过多少书的人,大家都叫他王老板。他从经营小砖瓦厂起家,他说他的员工都是目不识丁的“大老粗”,有些人连自己的名字都不会写,但他认为这些工人干这行一辈子了,肯定有他们各自的宝贵经验,于是便虚心请教他们的高见。现在他已是本地小有名气的房地产开发商了,虽然还是看不懂图纸,但他有一大批专业人才帮他,他的用人之道成就了他自己。
没有什么比谦逊和宽容更适合一位成功的领导者了。虚心请教,容忍下属的批评,这就是领导力。《道德经》说水:“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只有这种水的“居下”、“忍让”等品质才能吸引人才。“江海之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所以,不要以为“善用人者为之下”会使自己失去威性,事实上,正是因为海的“居下”才能纳百川,才能留住人才,管理好企业,真正成就一番事业。